变电站二次安防屏中的设备之间通过复杂的通信网络和协议进行通信,以确保数据的准确传输和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以下是设备之间通信的主要方式和特点:
一、通信网络架构
变电站二次安防屏通常构建在基于IEC 61850标准的通信网络之上,该标准实现了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确保了不同厂家设备之间的无缝连接。通信网络可能包括控制区网络、非控制区网络以及可能的隔离区域网络,各区域之间通过防火墙、加密认证网关等设备进行隔离和保护。
二、主要通信协议
-
IEC 61850协议:作为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主要通信协议,IEC 61850定义了变电站内部设备之间的通信模型和通信服务,使得设备之间可以通过标准化的方式进行数据交换。
-
GOOSE协议:在智能变电站中,GOOSE(Generic Object Oriented Substation Event)协议用于快速传输变电站事件信息,如保护跳闸信号等。它采用发布者/订阅者模型,确保了信息的实时性和可靠性。
-
MMS协议(Manufacturing Message Specification,制造报文规范):用于变电站监控系统和间隔层设备之间的通信,支持更复杂的数据交换和远程操作。
三、通信方式
-
直接通信:在相同安全区域内的设备之间,可能通过交换机直接进行通信,传输实时数据和指令。
-
隔离通信:不同安全区域之间的设备通信需要经过防火墙、加密认证网关等设备进行隔离和认证,以确保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例如,控制区设备和非控制区设备之间的通信需要经过横向防火墙进行隔离和访问控制。
-
加密通信:为了保障数据传输的安全性,部分关键数据(如保护控制命令)在传输过程中会进行加密处理,以防止数据被截获或篡改。
四、通信流程
-
数据发送:设备将需要传输的数据按照约定的协议格式进行封装,并通过网络接口发送到通信网络。
-
数据传输:数据在通信网络中经过交换机、防火墙等设备的转发和处理,最终到达目标设备。
-
数据接收与解析:目标设备接收到数据后,按照约定的协议格式进行解析,提取出有用的信息并进行处理。
-
反馈与确认:根据需要,目标设备可能会向发送设备发送反馈或确认信息,以确保数据的正确传输和接收。
五、通信安全与可靠性
-
身份验证:在设备接入通信网络之前,需要进行身份验证,确保只有合法的设备才能接入网络。
-
访问控制:通过防火墙等设备的访问控制策略,限制不同安全区域之间的访问权限,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数据泄露。
-
数据加密:对关键数据进行加密处理,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
冗余设计:通信网络可能采用冗余设计,如双网冗余等,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综上所述,变电站二次安防屏中的设备之间通过复杂的通信网络和协议进行通信,确保了数据的准确传输和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这些通信方式和技术手段共同构成了变电站二次安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